北京电视文艺编剧人才高级研修班开班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5-10-22


开班仪式现场

  10月20日上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指导、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视协制片人工作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北京电视文艺编剧人才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45位首都优秀编剧人才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为期多日的系统学习与创作研修。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董涛出席开班仪式并授课,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云升主持开班仪式。

  本次研修班是2025年度“北京电视文艺人才培训计划”之一,为期5天,培训课程以“理论学习 研讨交流 实践采风”相结合的模式展开,旨在通过行业一线专家授课,进一步提升编剧人才的思想高度与艺术修养,强化专业创作能力,推动首都电视文艺创作队伍的整体提升。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云升

  开班仪式上,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云升作研修班开班动员,他指出,编剧创作人才是推动首都电视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希望学员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参与课程与研讨,深入学习文艺创作理论与行业发展趋势,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将课堂所得融入具体创作,在理解时代主题、把握社会脉搏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视文艺精品力作,为北京电视文艺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董涛

  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董涛以《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剧集创作现状及展望》为题作开班第一课。他系统梳理了全媒体语境下文艺创作的变革与趋势,全媒体传播体系呈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特征,人工智能广泛应用推动视听行业和视听艺术结构性革新,数字媒介深度渗透社会生活,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他表示,新媒体语境下“新大众文艺”迅速崛起,呈现科技化、素人化、交互化特征,当下视听内容传播更趋网络化、个性化、融合化。微短剧 “微而不弱”成为行业创新的新支点,长剧创作面临“减量提质”转向。电视文艺工作者应抵制“唯流量、唯收视率”的倾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实践中提炼素材,在雄安新区、塞罕坝等“新时代场景”中书写中国故事,推动文艺创作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


授课现场

  研修班还邀请到多位行业领军人物及专家学者担任授课导师,包括编剧、制片人、中国视协理事梁振华,爱奇艺执行总编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王亮,编剧、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视协理事张巍,导演、编剧、制片人郭靖宇,以及编剧、北京视协副主席、北京紫禁城影业总策划王小枪等。各位专家将从创作理念、剧本实践、行业格局、职业素养等多个层面展开系统讲授,引导学员在思想上“补钙强基”,在创作上“开拓创新”。

  除课堂学习外,培训中还将组织学员前往“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进行创作采风与沉浸式体验。同时,研修班将结合学员个人创作经历共同分享创作提案,开展交流研讨,后续优秀创作提案将由北京视协及中国视协制片人工作委员会协助对接制片机构,助力项目孵化落地。


合影

  通过此次系统培训,北京视协将继续深化“以学促创、以创带训”的工作思路,构建首都电视文艺人才梯队的长效培养机制,打造学习交流、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推动新时代首都电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全国文艺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22629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意见建议征集邮箱:bjwlyjjy@bjwl.org.cn 邮编:10003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京ICP备09025795号
版权所有: © 2013-2025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